《安徽理工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大力开展创新活动 营造浓厚创新文化

   期次:第295期   作者:昝连生   查看:725   

  最近我校学生参加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EDA大赛等赛事,不断取得好成绩,值得大大祝贺。
  这说明我们的学生很有潜力,有高度的创新精神。青年人的创新精神要比中年人强,比老年人更强。最近,媒体上两条消息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一是中国人民大学七名学生经过研究,向党中央和国务院提交了一份汶川灾后重建的方案,得到采纳;二是加拿大一名16岁的高中学生发现用细菌可快速分解塑料袋,从原来的20年缩短至3个月。 青年人非常敏感,非常有钻研精神,他们不但发现了问题,也解决了问题。
  创新精神决定了“敢”;能否成功决定于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一句口号。创新能力要求扎实的理论基础、广博的知识和娴熟的动手能力。这也正是教师们能发挥作用的地方。
  因此学校大力开展创新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是创新活动的开展能促进学风的转变。我们知道,现在高校中的学风不算好,面对着上网游戏、逃课、上课睡觉、考试作弊,管理层似乎束手无策。这里很大一个问题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太少,仅有的文体活动也只能吸引少数有此“天赋”的学生。多数学生下了课不知做什么好。创新活动的开展能吸引大量的学生,能使他们将书本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起来,能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甚至可以为了自己的创造废寝忘食!二是增强学生的诚信和自信。各组做自己的作品,并且是新的东西,所以无法抄袭,无地方抄袭。学生亲自动手,拿出作品,不论获奖与否,都会十分自信,充满自豪感和成功的喜悦。获奖者的自信是不言而喻的;未获奖者有过经历,知道差距,也同样是自信的。有自信心的学生考试不会去作弊的,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有自信心的学生也不会精神抑郁的,因为实践和创造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和心胸。三是增强了师生交流。高校学生许多不良现象都与师生交流的缺乏有关。辅导员上班下班、教师“踏着铃声进课堂”司空见惯;新校区校园下午六点后只有学生。应该说,学生是尊重老师的,他们很想与老师交谈,但他们却失望地发现没人理睬他们。但是,科技创新活动却能很快地、很有效地将师生结合在一起。一次活动下来,教师和学生一起熬过了多少日日夜夜。朝夕相处,那是多少交流!学生“书到用时方恨少”,会虚心向教师请教;教师也同样“老革命遇到新问题”,一边自己学习、思考,一边与学生平等地探讨。四是提升学校的声誉。每所学校都在争“一流”:世界一流、国内一流、省内一流,实际上争的是名气,知名度。大楼多能知名,大师多更能知名,大项目多也能知名;但最能知名的是学校培养的本科生。各校的校史展无一例外地都开设知名 校 友 专栏,历数从这个校门走出去的政治人物、科学家、企业家,扩大学校的知名度。今天,我们很多大赛,也是竞争,谁在大赛中获奖多、等级高,谁就有名气。本科生不是在毕业若干年后而是在学校期间就为母校争得了荣誉、提升了知名度。就我所知,某所原名不见经传的“小”学院竟然在好几种大赛中敢于与同城的一所国内知名、并在世界上也颇有名气的大学“叫板”,这所“小”学院现在已名声大振了。谁争得的?当然是学生,以及学生后面的教师。
  既然学生创新活动这么有意义,学校就应大力开展之。学生争参赛、争获奖蔚然成风之日,便是学校创新文化形成之时。

安徽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3839次访问,全刊已有1924674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