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七载安理情

   期次:第431期   作者:聂士斌   查看:47   

  2010年我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毕业后来到安徽理工大学,从初出茅庐的学生成长为一名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并在2016年度获得“优秀教师奖”。 七载的光阴如白驹过隙,安徽理工大学锻炼、培养、塑造了如今的我。在这七年的历程中,我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学校的平台、学院的培养以及前辈们的指引。
  学校的平台是我成长的沃土。学校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了优良的环境,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培养机制。教学方面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等系列机制,并通过“传、帮、带”指导我们站好“三尺讲台”;在科研方面,实行了“中青年学术骨干”、“中青年拔尖人才”等措施,支持我们进行探索研究。正是这些好的措施机制,使我们在教学和科研的道路上快速成长。
  学院的培养是我成长的摇篮。我的研究方向是材料火灾安全性研究,属于跨学科研究领域。初期遇到了许多困难,学院连续多年在学科采购仪器过程中给予优先考虑,帮助我建立了研究平台,使研究方向从无到有,到目前已初具体系,并承担了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6项,发表了SCI收录论文近20篇,培养了近10名研究生,并且为学院新专业———消防工程的申请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前辈的指引是我进步的动力。“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学高才能为师。学校一些老教师不仅从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上给我悉心指导,还从教书育人方面率先垂范。我从他们那里获得许多无私的指导和帮助。没有他们,不会有我今天的收获。这里,我以年轻教师的身份向那些无私付出的老教师真诚地道一声:“谢谢您们,您们辛苦了!”

安徽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2747次访问,全刊已有1926737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