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栏目由党委宣传部与党委研工部合办

得遇良师,何其有幸

   期次:第485期   作者:王琼   查看:4950   



  “云淡风轻处,柳绿花开时,考研有得失,人生无赢输。”每当我闲暇之余浏览空间动态时,总能看到一篇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小诗,似乎在吟诵大自然的美妙,又仿佛抒发着些许人生感悟。没错,这些感悟均出自于我可爱可亲的导师———张平松教授。初 见记得那是三月里一个阳光温热,微风和煦的午后,张老师身着白色衬衫,手提印有“安徽理工大学”字样的公文包,面带微笑的走进教室。先是常规性的问了一句:人齐了没,班长?在得到班长的肯定回答后,老师清了清嗓子开启了这节课的讲授。
  那天张老师讲的是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在对定义进行简单介绍后,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了地震勘探的示意图,图画得十分美观。他担心同学们理解不了,还在讲台上“跑来跑去”模拟地震波激发和接收的整个过程,并且一遍遍向我们确认是否听懂,平易近人,亲切可爱。
  后来的课堂上,张老师除了给我们讲述课本上的公式定理外,还会时不时地向我们普及一些身边的地质知识。有一次在课堂上,张老师问到了淮南的“三山一水”是什么?正好问到了我,我脑子高速运转了一圈还是只想到了八公山,舜耕山和淮河这两山一水,于是只好战战兢兢的起身说出了我那个不完整的答案。张老师用殷切的目光鼓励我:“还有一个呢,说不上来啦?”见我涨红了脸,张老师笑哈哈的缓解着沉默的课堂气氛,他拍拍我的肩膀,“你已经答对了四分之三,那我就补充剩下的四分之一吧!你不知道的那个山就是上窑山啊,有机会你一定要去看看,拥抱大自然!”
  从那以后,我就深深的记住了这位老师,我被他身上那种一丝不苟的教学精神所打动,也被他言谈举止间的风趣幽默所吸引,但我不曾想到,一年之后我竟然成了他的研究生。拜 师大三下学期时我怀揣着忐忑的心情给张平松老师发去一条推免研究生自荐短信,过了两分钟我便接到了张老师打过来的电话。电话里,张老师一如既往地亲切,在简单询问了我的成绩情况后,鼓励我继续努力以顺利拿到推免资格,并且表示期待我加入他的课题组。九月,我终于如愿以偿拿到推免资格。
  张老师对每位学生都关爱有加,虽然他平时工作繁忙,但他还是会抽空给我们发一些专业相关的文章,细致的教我们如何看论文、抓关键,提醒我们多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基础和现状。在我写本科毕业论文的时候,还特地安排师兄带我外出实践做现场探测试验。渐渐地,我这个科研小白对地球物理勘探有了更深的认识,自身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张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下,我在研一学年总评中取得了专业第一的好成绩。
  张老师不仅是我学习上的良师,更是我生活中的益友。每当我们同学之中有人思想滑坡的时候,他总能及时的发现并对我们进行疏导教育;每当我们取得成绩的时候,他总在一旁提醒我们要戒骄戒躁潜心修炼。“年轻人要多吃苦,生活不会亏待每一个认真耕耘的人”———这是他在学院开学典礼上说过的一句话,我一直把它当作我的人生格言。信 仰百度百科中对信仰的解释是:对某种事物、精神、宗教或某人的信奉敬仰,并将其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和榜样,而我则认为张老师就是我砥砺前行的“信仰基石”。
  科研上,张老师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给了我很大启发,不论是我申请基金时去找他讨论实验方案的设计,还是我论文初稿写完后拿给他审阅,他都会一字不漏的看完,并提出一些指导性的参考意见;工作上,张老师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让我铭记于心,他总是牺牲自己的午休和周末时间召集我们开会检查近期工作进度,无数个夜晚当我经过行政楼的时候,总能看到张老师办公室里的灯还亮着;生活上,张老师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更是让我心生敬佩,夏天工作室里的空调从未间断,而我去老师办公室时候却发现他只是开着风扇,他时常和大家一起排队吃一碗重庆小面,也总是步行穿梭在教室和办公室之间。
  张老师身上有太多的优秀品质,它们熠熠生辉着引领我前行与进步,成为我人生中的灯塔。
  虽然研究生生活已过大半,但我对张老师的尊崇之情只增不减,非常感谢安徽理工大学让我有幸与张老师遇见。敬爱的老师,您桃李满园,我也并不显眼,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还请您多多包涵,学生唯愿您喜乐平安!
  王琼,陕西宝鸡人,2019级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19年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同年推免为本校研究生。主要从事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探测方面研究。

安徽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7703次访问,全刊已有1926813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