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陈湘生院士回母校作学术报告

摘要:陈湘生院士回母校作学术报告   本报讯 2月24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我校特聘教授、77级矿井建设专业校友陈湘生院士,在求是楼为母校师生分别作了题为 《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土建施工方法若干新进展》和《需求—综合交通—土地资源—城市空间协同之全域多规合一———浅论城市可持续之路》的两场学术报告。  在题为 《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土建施工方法若干新进展》的学术报告中,陈湘生院士针对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土建工程周边地质条件复杂、变形控制要求高的特点和难点,回顾了不同施工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条件;结合大量工程案例,重点阐述了典型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土建施工方法,介绍了2018年全国岩土工程师论坛达成的三点共识。陈湘生院士强调,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处于由量到质、由大到强的转变期,也将会遇到各种各样复杂的环境条件和地质条件的制约。新时期岩土工程师应遵循“传承发展、求实创新、学科交叉、协同共享”的原则,创新理论体系、技术装备和工作方法,发展智能、生态、可持续岩土工程,服务国家战略和地区发展。  在题为 《需求—综合交通—土地资源—城市空间协同之全域多规合一———浅论城市可持续之路》的学术报告中,陈湘生院士回顾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轨道交通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提出建效能最大化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无法可持续发展困境的主要选项,力图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城市环境的可持续、经济效益的可持续三个发展目标的观点。陈湘生院士以深圳市地下空间开发为例,强调需要基于大数据的城市全域需求、综合交通与土地协同、塑造温馨城市空间的“全域多规合一”新型规划模式。最后,陈湘生院士结合自身体会,勉励师生要不忘初心,树立远大理想,认认真真做学问,踏踏实实做研究,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报告会后,陈湘生院士参观了土木建筑学院实验室,对土木工程学科建设给予了指导,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要闻简报

摘要:要闻简报 ★1月28日上午,由校长袁亮院士主持的中国工程院学部咨询项目“我国东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战略研究”进展报告会以及相关课题专题进展报告会在我校召开,10多个单位50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出席会议。会议就我国东部采煤沉陷区研究区域界定、东部煤矿矿井水综合利用、能源经济等问题作了说明,并要求各课题组进一步提炼课题和项目成果,按计划做好项目结题、课题深入研究等各项工作。(地环学院 张世文) ★2月3日下午,校长袁亮院士在舜耕楼会见国家电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信息部刘当武主任一行。刘当武希望和学校开展进一步的深入合作,开展科研项目研究和科技合作交流,为推动地方经济建设贡献力量。(校党政办 田秋实) ★2月10日上午,校党委书记、校友总会会长郭永存在校主持召开在淮校友代表新春座谈会,来自淮南市、兄弟高校、驻淮企业等12位杰出校友应邀出席。校友们从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毕业生就业、科研合作、服务社会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合作发展处 徐关怀) ★2月16日下午,合肥校友会新春团拜会在皖投新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举行,校党委书记郭永存、副校长董雨应邀参加会议。来自合肥市、兄弟高校、科研院所、在肥企业等单位的18位杰出校友代表出席会议。校友们从学校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合作发展处 窦家环) ★2月24日下午,由校长袁亮院士担任项目负责人,我校牵头承担的“神东矿区深部开采灾害预测与防控基础研究及关键技术”项目第六次全体会议在舜耕苑二楼会议室召开,会议要求各课题尽快完成示范工程,总结创新成果,提炼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保质保量完成项目结题与验收,并对下一步研究计划进行了部署。 (能源学院 江丙友) ★2月25日下午,安徽理工大学清洁能源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二次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会议通报了科技园建设进展情况。与会人员就安徽理工大学清洁能源国家大学科技园立项、建设模式和用地指标供给等进行了深入讨论,研究确定了近期调研和工作推进任务。(党政办公室 陈向君)

矢志育人十余载奋斗浇灌幸福花

摘要:矢志育人十余载奋斗浇灌幸福花记校第四届勤奋成才道德模范李洁   十一年,三十二个班级;十一年,一千四百一十二名学生。用“立德树人”指引学生未来,用“工匠精神”诠释职业梦想。一次次解危救困,撑起的是一片天;一次次倾听共情,传递的是正能量;她让坚守成为一种价值,将奋斗变成一种习惯,把服务学生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她是学生辅导员,更是知心大姐大。 李洁,“第十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安徽省2016年度高校优秀辅导员年度人物,安徽“省级教坛新秀”,安徽省行政法学会理事,校第六次党代会代表。通过考试获得职业生涯规划师、创业模拟实训师、SYB创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法律职业资格等执业证书。2007年6月开始从事学生工作,11年来累计带过32个班级1412名学生,现担任安徽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6级、2017级7个班级正科级专职辅导员。 矢志不渝 全方位育人 她向学生承诺“24小时爱心电话”,QQ、微信全天在线,做到“诉求-应答”及时,“沟通-反馈”高效;为了学生,她放弃了调整岗位的机会,连续11年奋战在辅导员工作一线。十年如一日的敬业奉献,赢得了学生们的信任和爱戴,学生们为自己有这样一名辅导员而感到骄傲。 感恩奉献 情感育人 11年的辅导员生涯中,每年她都会遇到学生个人及学生家庭涉及的突发事件。在学生身患重大疾病时,她可以离开幼子彻夜守护在学生身边;在学生困难遇急时,她可以拿出工资给学生临时渡过难关;在学生家庭变故时,她可以陪伴学生坐待天明;在学生对前途迷惘时,她可以用自己艰苦求学历程的喜怒哀乐、尴尬糗事鼓励学生,让学生破涕为笑,振奋精神;在学生毕业离别时,她又总是那个情不自禁红了眼圈的人,她以自己瘦小的身体,尽己所能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传递一份正能量。 革故鼎新 制度育人 她建立“班情汇报”制度,实施分类引导;通过班级心理委员填写的《班级学生心理状态晴雨表》主动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她开通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创建家长QQ群和微信群,确保全面实时地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多渠道实现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她主动进课堂、进宿舍、进网络,和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了解学生所思,把握学生变化,夯实学风建设成果。 课程思政 全过程育人 她将头脑风暴、模拟教学、角色扮演、游戏教学等互动性强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学生的“第二课堂”中,借助省级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平台定期开展“翻转课堂”活动。她先后荣获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安徽省第三届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人文社会科学组一等奖第一名、安徽省就业指导课比赛一等奖、安徽省首届创业指导课比赛二等奖、安徽省首届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能力竞赛一等奖、淮南同城联盟思想政治理论课比赛一等奖等荣誉,并分别于2014年和2016年荣获校“教学质量奖”。同时,她发挥专业所长,组织设立了“学生法律咨询服务中心”,担任校“法律协会”指导教师,受邀长期担任淮南电视台品牌栏目“今晚800”的法律咨询专家。 四位一体 实践育人 2014年7月,李洁主持申报的“大学生发展性辅导工作室”获安徽省首批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立项。她注重学科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作为第一指导老师,指导32名学生先后在全国“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 “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全省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暨大学生创业大赛总决赛等全国性学科竞赛中荣获优异成绩。 钻坚研微 科研育人 她先后主持全省高等学校振兴计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改革计划项目1项、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1项、安徽省辅导员基地项目1项、校级青年教师基金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2016年出版专著《高校大学生发展性辅导理论与实务》。 十余年辅导员生涯,十余年砥砺前行,李洁用“工匠精神”诠释着辅导员的职业梦想。她付出了智慧与汗水,收获了幸福与满足。

两个重点实验室学术会议在我校召开

摘要:两个重点实验室学术会议在我校召开   本报讯 1月26-27日,煤系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年度学术会议在我校舜耕苑二楼会议室召开。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袁亮院士,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原副局长孙升林,中国矿业大学原副校长秦勇,江苏地质矿产设计研究院院长张谷春,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吴建光参加会议。袁亮主持会议。  煤系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由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矿业大学和我校共同组建,2015年成立以来重点围绕煤系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综合利用进行相应的研究与合作。本次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会在此一并举行。  会议对重点实验室2018年度工作情况进行了整体汇报。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围绕页岩气勘探开发、煤系矿产资源评价、配煤技术、煤伴生金属元素及煤层超临界CO2吸附等内容进行了学术报告和交流。  与会专家、教授对重点实验室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对实验室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存在问题提出宝贵意见。袁亮院士对重点实验室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指出重点实验室需要进一步明确建设目标,积极申报省部及国家级平台;要成立开放基金,不断加强基础研究;要发挥各方优势,联合申报国家项目;要加强人才培养,吸引和鼓励年轻人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又讯 2月24日上午,省部共建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召开。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陈湘生院士,副主任委员袁亮院士、康红普院士、王国法院士,学术委员郭永存教授、吴爱祥教授、周福宝教授、朱真才教授、张农教授出席会议。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唐永志、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葛春贵、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吴玉华、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志根应邀出席会议。副校长郑明东出席会议。  在陈湘生院士的主持下,学术委员会听取了2019年实验室建设计划工作汇报,汇报包括科学研究、考核指标、实验室条件建设、经费投入、人才团队建设、开放合作与交流、运行管理与实验平台共享等方面内容。与会专家对实验室做出的2018年度的工作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围绕实验室条件建设、人才引进、开放课题申请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  实验室主任郭永存教授表示将根据专家们的建议,组织实验室全体人员认真讨论和落实执行,进一步细化实验室建设方案,多培养高端人才、多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更好地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引领与带动作用。

与你结缘三十五年

摘要:与你结缘三十五年   我是在大别山里长大的孩子。35年前的一纸高考录取通知书带我走出大山来到淮南,由一个农村娃一路成长为安徽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35年的坚守,见证了我的大学从淮南矿业学院、淮南工业学院到安徽理工大学的变迁史,亲历了学校在改革开放40年之间的发展与壮大。   回望来时路,是40年前的改革开放重启高考,改变了我这个大山深处农家孩子的命运轨迹,有了与祖辈们完全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1983年淮南矿业学院·选择 时隔35年,我依然清楚地记得收到淮南矿业学院录取通知书时的喜悦与懵懂。喜悦不必细说,懵懂的是:我被采矿系录取,这个系是学什么的?毕业后干什么工作?问家乡的老师同学都不清楚,只知道国家会给学这个专业的学生发艰苦专业生活补助,家里可以从此不需支付我的生活费了。我一个山里孩子,最不怕的就是吃苦。   1983年9月,年近七旬的老父亲陪我步行30多公里把我送出了大山。我用一根扁担挑着行李,也挑着全家人的希望,带着兴奋与迷茫,转了3趟车,路上折腾了2天,才走进淮南矿业学院,从此与淮南结缘。   那一年的开学典礼上,时任院长冯震海教授为我们做了 《关于煤炭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的报告,为我的懵懂打开了一扇窗:原来,采矿专业是这样的大有作为啊!淮南矿业学院选址在淮南煤城是大有讲究啊!我一定要学好专业知识,好好服务地方报效国家。   1983年的淮南矿业学院,位于陈洞路(现淮河大道中段)东侧,面积仅仅600亩。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三栋苏式老红楼、一幢千人大礼堂、一座四层图书馆和一条树影斑驳的梧桐大道,几乎就构成了校园古朴厚重的全部。当时全校只有采矿系、地质系、机电系、基础部三系一部9个专业1800多名学生,和1981年获批的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一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但老师和学生们都带着恢复高考后对知识的饥渴孜孜以求,学习氛围尤为浓厚。   1987年7月,我毕业留校在采矿系,从助教做起,开启了我的“黑白职业生涯”:白色粉笔,在学校登三尺讲台教书育人;黑色煤炭,到煤矿入千米井下科研攻关。   1988年,我与一位土生土长的淮南姑娘相识、相恋,在学校筒子楼里一间12平米的单间白手起家,从此与淮南更加血脉相通、心手相连。   1992年,邓小平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使高校不再是潜心读书的象牙塔,“造导弹的不如卖茶蛋的”现实让身边许多人都 “穷则思变”千方百计想着下海淘金。那一年,由助教晋级为讲师的我考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采矿工程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开始三年真正的“寒窗苦读”:我与妻子分居两地,从妻子怀孕到女儿出生,我都无暇照应。想给家里安装一部电话以解相思之苦,但一部座机要五千多元的初装费,月薪才两百多的我只能望“机”兴叹。   我深信:当时代的潮水袭来,唯有不甘沉浮,任尔东西南北风,板凳坐得十年冷,才是做学术应有的态度。   我读研期间的1993年,原华东煤炭医学专科学校并入淮南矿业学院,学校有了位于洞山西路的西校区。 1997年淮南工业学院·前行 我研究生毕业重返学校任教不久,1996年4月15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来校视察工作时指出:“要把淮南矿业学院办成以矿业为主的综合性高等院校”。   1997年6月,学校由原来的煤炭工业部划转安徽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的管理体制,“淮南矿业学院”更名为“淮南工业学院”,我所在的采矿系更名为资源开发与管理工程系,系设有采矿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2个硕士授权点,共有3个本科专业。   1998年,是小有收获的一年:我担任系副主任,晋升副教授。我家终于结束了筒子楼单间的“八年抗战”,搬进了二室一厅的单元房,再也不用担心两岁的女儿在布满煤球炉的筒子楼走廊里磕磕绊绊,我也有了一间可以潜心读书的书房。   三十四岁的我集教学、科研、管理事务于一身,倍感压力山大。我深知,学校及所在系的更名并不只是改个名字那么简单,它意味着名字背后必须有足够支撑的内涵。   如何把所学知识更好地服务社会与地方?我把科技创新的着眼点定位在为煤矿解决急需技术难题上,几乎把大多课余时间都投向了煤矿:从省内的淮南、淮北、新集、皖北四大矿业集团,再到江苏的大屯、徐州煤炭生产基地,成了我们的科研基地,一项项创新性成果为地方煤矿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2000年,原淮南化学工程学校并入淮南工业学院成为北校区,与西校区、校本部“三足鼎立”,学校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提高,学科建设逐年增加。   2001年,采矿工程学科成功入选省级重点学科,实现我系省级重点学科零的突破。 2002年安徽理工大学·跨越 2002年学校更名安徽理工大学,两个专业申报博士点成功,其中的安全技术工程专业就在我们资源开发与管理工程系。至此,学校已经发展成为覆盖工学、理学、管理学、医学、文学、经济学6大学科门类,有13个学院、2个教学部的综合性大学。   我明显感觉自己的知识储备需要再次升级换代。2002年3月,我再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攻读博士学位。   从1992年起三年读硕,再到从2002年起读博四年后拿到博士学位,为保证工作学习两不误,我成了北京―淮南列车上的常客,亲历了铁路运输的高速发展: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拥挤的绿皮车上站20多小时,到二十世纪初车程时间一次次缩短,直到迎来 “千里京淮一日返”高铁时代的到来。   在学校快速发展的同时,我所在的采矿系也得以迅猛发展:2003年,获批安全技术及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实现我校博士点零的突破。2005年,新增采矿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之后,学院先后获批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获批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采矿工程、安全工程2个专业同年首次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全部实现学校历史性突破。   与此同时,我个人的成长也像火车一样渐渐提速:2004年6月我晋升为教授,2005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2005年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煤炭工业十大科技成果奖;2007年获河北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007年3月,被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安徽省人事厅等单位授予“安徽青年科技奖”。当我从时任副省长田唯谦手中接过 “安徽青年科技奖”奖杯时,我感慨万千:从1987年参加工作到2007年,这座奖杯里凝聚了我二十年里从三尺讲台到千米井下的不懈追求,可谓是“二十年磨一剑”。   2007年,恰好是我参加工作第二十年,又是颇有收获的一年:住房由二室一厅换成了三室二厅;女儿上了初中,家里买了新车,我所在的资源与管理工程系升级更名为能源与安全学院,我被学校任命为院长;我所在的学院也喜报频传,首次获批建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特色专业建设点等国家质量工程项目。   2008年4月20日,能源与安全学院更名庆典时上演了一场 “煤海群英会”:来自全国各地300多位煤炭行业的精英代表全部毕业于同一个学院———最早起源于1947年的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采煤科,先后经历过矿区开采系、采煤系、采矿系、采矿工程系、资源开发与管理工程系的能源与安全学院,60多年来为国家能源尤其是煤炭行业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的技术和管理人才,被誉为 “煤海健儿之母,矿山英秀之林”,时任安徽省副省长谢广祥、现任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院士、现任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桂来保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当时的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特别发来贺电,赞誉“安徽理工大学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培养了一大批能源与安全管理方面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煤炭工业现代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0年,我入选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之后,我调任学校科技产业处处长,对全校服务地方经济所作的科研工作有了相对全面的了解:“十二五”以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000多项,科研经费到帐超6亿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中国专利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200多项;拥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省部级研究创新平台31个,学校在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征途上稳步前行。 2016安徽理工大学新校区·未来 2016年9月28日,占地近3200亩、省内高校单体最大校园的安徽理工大学山南新校区的正式启用,学校跨进新的里程。   2017年初,学校整体搬迁至新校区,彻底结束了一校三地的局面,打破了学校发展的资源制约,打开了持续发展的空间,更有利于学科及实验室的整合重组,为学校内涵建设、特色发展、争创“双一流”大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8年4月,学校机构调整,我重返能源与安全学院再任院长。新校区延续学校70多年的历史脉络,将老校区三栋红楼复制放大重建,仍划拨给学校始建时最有历史感的地质与矿业学科使用。重返“红楼”的我追昔抚今,想起一位恩师的教诲:“任何人,如果离开了赖以生存的集体,终将一事无成;只有群体进步了,才会真正拥有个人的成绩”。   是啊!与你结缘三十五年,校址几轮变迁,校名数次更改,永不变更的是你“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求真务实”的校园文化精神;三十五年上下求索,你已发展成为拥有博士、硕士、本科完整教育体系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我一路走来,也褪去青涩行至中年,任环境在变、岗位在变、职务在变、年龄在变,唯一不变的是我对你始终如一的坚守与挚爱。   35年很长,长到人生乐章余音绕梁;35年也很短,短如白驹过隙转瞬已逝。   如今,我的女儿也已经是中国矿业大学的在读博士生。当父女成为校友,我送 “师妹”两句话希望她一生择一业,一心待一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唯有步伐坚定,方能岁月更好”。   安徽理工大学山南新校区的建设与发展还在继续,我还可以再为学校继续工作好几年。漫步校园,我时常想:等到我与你结缘四十年、五十年时,你又会变成怎样更加美好的模样呢?

安徽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6392次访问,全刊已有1922555次访问